銀保監(jiān)會提醒消費者 別點擊來路不明網站鏈接
近日,一些不法分子通過群發(fā)短信,假冒多家銀行名義發(fā)送服務信息,聲稱客戶手機銀行、銀行卡、身份證等過期或失效,誘導客戶點擊短信中網站鏈接訪問虛假手機銀行系統(tǒng),客戶一旦受騙提供銀行卡號或手機號、賬戶密碼、短信驗證碼等信息,不法分子將迅速冒用客戶身份進行轉賬,盜取銀行卡內資金,使客戶資金遭受損失。昨日,中國銀保監(jiān)會消費者權益保護局發(fā)布2021年第一期風險提示:提醒消費者注意保護個人賬戶信息安全,從官方渠道辦理手機銀行或網上銀行業(yè)務,謹防短信釣魚詐騙侵害資金安全。
據悉,向消費者發(fā)送短信釣魚鏈接是電信詐騙的常用手法之一。此次短信釣魚詐騙在全國范圍密集爆發(fā),攻擊目標和行為特征相對一致,受騙對象多為風險防范意識較弱、對手機銀行或網上銀行登錄操作不熟悉的人群。
中國銀保監(jiān)會消費者權益保護局提醒:廣大消費者一定要對不明短信、不明網站鏈接和頁面、不明手機APP提高警惕,防范被詐騙風險。
一看短信是否真實。消費者在收到署名為銀行發(fā)送的信息時,要注意辨別真假,尤其不能盲目相信異常號碼發(fā)送的短信。
二看網站鏈接和頁面是否為官方渠道。 建議廣大消費者登錄手機銀行或網上銀行時從銀行官方手機APP或網站等正規(guī)渠道進入,盡量不要點擊第三方提供的網站鏈接操作,以免被不法分子誘騙。
三看對方索要信息是否為個人重要敏感信息。 不輕易提供重要敏感信息給他人,不點擊來路不明的網站鏈接,不隨意在除銀行官方渠道之外的網頁填寫重要敏感信息。如發(fā)現自己上當受騙,請立即聯系銀行凍結銀行賬戶,保存證據,及時報警。(北京青年報 記者 程婕)
近日,一些不法分子通過群發(fā)短信,假冒多家銀行名義發(fā)送服務信息,聲稱客戶手機銀行、銀行卡、身份證等過期或失效,誘導客戶點擊短信中網站鏈接訪問虛假手機銀行系統(tǒng),客戶一旦受騙提供銀行卡號或手機號、賬戶密碼、短信驗證碼等信息,不法分子將迅速冒用客戶身份進行轉賬,盜取銀行卡內資金,使客戶資金遭受損失。昨日,中國銀保監(jiān)會消費者權益保護局發(fā)布2021年第一期風險提示:提醒消費者注意保護個人賬戶信息安全,從官方渠道辦理手機銀行或網上銀行業(yè)務,謹防短信釣魚詐騙侵害資金安全。
據悉,向消費者發(fā)送短信釣魚鏈接是電信詐騙的常用手法之一。此次短信釣魚詐騙在全國范圍密集爆發(fā),攻擊目標和行為特征相對一致,受騙對象多為風險防范意識較弱、對手機銀行或網上銀行登錄操作不熟悉的人群。
中國銀保監(jiān)會消費者權益保護局提醒:廣大消費者一定要對不明短信、不明網站鏈接和頁面、不明手機APP提高警惕,防范被詐騙風險。
一看短信是否真實。消費者在收到署名為銀行發(fā)送的信息時,要注意辨別真假,尤其不能盲目相信異常號碼發(fā)送的短信。
二看網站鏈接和頁面是否為官方渠道。 建議廣大消費者登錄手機銀行或網上銀行時從銀行官方手機APP或網站等正規(guī)渠道進入,盡量不要點擊第三方提供的網站鏈接操作,以免被不法分子誘騙。
三看對方索要信息是否為個人重要敏感信息。 不輕易提供重要敏感信息給他人,不點擊來路不明的網站鏈接,不隨意在除銀行官方渠道之外的網頁填寫重要敏感信息。如發(fā)現自己上當受騙,請立即聯系銀行凍結銀行賬戶,保存證據,及時報警。(北京青年報 記者 程婕)
- “液體黃金”還是營銷噱頭(2025-06-27)
- 浙江省嬰童用品質量檢驗中心提示:“遛娃神器”有風險(2025-06-26)
- 警惕低價黑木耳被“狠活兒”增重(2025-06-26)
- “防撞神器”真能助你成為開車“大神”嗎(2025-05-15)
- 警惕!“保健品”詐騙盯上老年人(2025-05-07)